网传2018年新能源车补贴调整:续航150公里以下取消国补,最大退坡44%
作者:电动汽车时代>发布时间:2017-11-23


如今已经11月了,又快到2017年年底了,关于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会不会有变动,会有怎样的变动成了新能源汽车行密切关注的热门话题。据电动君此前了解的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规划是,此前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几部委发布的补贴方案,新能源汽车补贴2017-2018年在2016年基础上退坡20%,2019-2020年补贴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近日,有关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会提前退坡的传言在汽车圈爆发了,同时也引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场“大地震”,此外甚至出现相关汽车板块股票大跌的情况。例如锂电池板块和客车板块受影响较大,长园集团、盐湖股份、先导智能、金龙汽车等股票纷纷跌停,宇通客车下跌7.19%,比亚迪下跌5.94%,由此可见补贴提前退坡对车企乃至行业影响之大。

随后,又有媒体爆料,财政部于近日召集四部委、协会专家、主要企业代表就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方向及方案进行小范围讨论,并曝光了部分补贴调整的讨论内容。这一消息也让补贴在2018年“提前退坡”的传闻不胫而走。

补贴退坡谁先死?

网上疯传的补贴调整方向讨论稿,从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专用车都有涉及。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新能源乘用车将按续驶里程重新划分补贴额度。分档从3档调整为5档,划分的更细了。此外,续驶里程的门槛提高到150公里,即由原来的100-150公里的2万元补贴将被取消,150-200公里的补贴也将由3.6万下调为2万元。

此外,150~200公里的小微型电动车也将面临补贴减半,打击程度同样不可忽视。

国家补贴大幅下降,会给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从目前市场在售的微型电动车来看,大部分车型续驶里程在200公里以内,其中150~200公里范围内的居多。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表示,如果以网传的调整政策属实,那么毫无疑问,150公里以下的小微型电动车将受到重大打击,相关车型的数量将急剧减少。

今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实现9个月的月度连续环比增长,10月销量达到6.5万辆,环比9月增长0.7万辆,同比增速102%。其中,微型电动车持续保持强势,总量占比很大。以今年10月份数据来看,北汽EC系列、知豆D2、江淮iEV6S/E分别以11315辆、4502辆、2861辆分列冠亚季军,全部为A00级电动车,小微型电动车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小微型电动车在市场上走俏的原因,和微型电动汽车的市场定位有关,其定位为一辆城市代步车,这个定位不仅满足了城市上班族以及其他消费者用来短途代步的需求,另外在国家政策补贴后价格还不贵。

据电动君了解,很多城市的消费者买微型电动汽车,都是因为自己家里已经有一辆燃油车,再买一辆微型电动汽车作为短途代步。另一方面,就是想买燃油车然而苦于燃油车牌照有价无市,但是又急需一辆车自用或者家用,想买电动汽车吧,但是考虑到主流的电动汽车比较贵而且续航达不到自己的预期,也只好先买一辆便宜的微型电动汽车用用。另一个,就是农村消费者对微型电动汽车的急需,以前他们都是买一辆两轮电动车代步,但是两轮的电动车并不能为他们遮风挡雨以及挡住风吹日晒,再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于是他们也只好选择既能满足遮风挡雨的需求,又不会承担不起的价格,最后微型电动汽车成为他们比较满意的选择。

门槛提高影响几何?

从网传讨论稿来看,首先是补贴额度按续驶里程划分更细,对低续驶里程降低补贴,对高续驶里程增加补贴。而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补贴门槛由90Wh/kg提高到95Wh/kg。或者是门槛不变,补贴系数有所下降。

据电动君了解,在新能源客车方面,单车补贴上限调整为不超过18万元,国补与地补加起来的补贴的上限下调到27万元。

对此,殷承良表示,电池是新能源大客车最为重要部件之一,以该讨论稿内容来看,补贴连电池的成本都达不到,对比之下,燃油客车更为便宜。补贴如此调整,很有可能会产生价格倒挂的现象。

殷承良表示,赞成对新能源汽车实施补贴退坡的制度,但是希望退坡具有政策的连贯性。给生产企业进行调整的时间,突然而来的退坡政策会打破企业原有的研发、生产和推广等节奏,让企业无所适从。


另外电动君在参加2017广州车展时的广汽新能源汽车发布会专访现场,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销售本部本部长肖勇先生认为:在2021年纯电动车市场会迎来一个拐点,就是爆发式增长。而这个时间又正好与国家的补贴政策退出时间是吻合。我认为2021年国家补贴退出之后反而是纯电车、新能源市场迎来洗牌和优胜劣汰的最佳时机,为什么?现在有国家政策补贴,日子很好过,整个市场处于一种浑水摸鱼的状态。但是政策的制定肯定有一个过程,一开始国家通过政策吸引大家或者鼓励大家投入这个市场、行业,但是这个政策不可能永远把大家养下去,一定要进入市场化的环境,2021年政策退出了,真正能力把纯电动车的成本做得和和燃油车、混合动力的HEV相当的企业才能活下去。第二点成本做到了,产品体验感不能达到需求也会淘汰一批企业,所以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反而是一种优胜劣汰,让强者胜出的时代,所以2021年将会是一个拐点,新能源车、电动车将会迎来爆发的良好时机。

总体来看,从该讨论稿释放的信号而言,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最主要的就是对新能源电池等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国家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门槛,有利于加快促进行业优胜劣汰,向技术竞争发展。


乘客端下载

司机端下载

APP下载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