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新政一周年,130余平台仅19家获“认证”
作者:>发布时间:2017-08-08

       

                   (截止2017年8月8日数据)

        2016年7月28日,交通部正式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网约车新政”),新政已满一年,无论从乘客还是到网约车从业者,都能感受到巨大变化。

  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除直辖市外,河南、广东、江苏等24个省(份)发布了网约车实施意见;北京、上海、天津等133个城市已公布出租汽车改革落地实施细则,还有86个城市已经或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36个重点城市中,有30个已正式发布实施细则。已正式发布实施细则或已公开征求意见的城市,其涵盖的新业态市场份额已超过95%。

  记者梳理30个重点城市的实施细则中发现,北京、上海、天津这三个直辖市对车和司机的要求最严格,明确提出车辆取得本地号牌、驾驶员为本地户籍的要求,并且在车辆排量、轴距等方面加以限制。其他各地均在网约车平台、车辆、司机三方面加以规定,但均未对司机户籍提出要求,只需具有本地居住证即可申请从业。30个重点城市均要求网约车要有“三证”才可运营。

  19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获经营许可

  网约车管理办法从制定之初就伴随着巨大争议,直到去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之后,仍有声音认为趋严的管理将会给网约车带来毁灭性影响,其中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打车难回潮、网约车平台退出市场。

  一年之后,由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另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地说明,网约车合法以后,行业并未由此衰退。

  当前有130余家网约车平台公司拟开展网约车业务。截至8月8日,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曹操专车、滴滴出行等19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已在相关城市获得经营许可,其中滴滴、神州、首汽、易到、曹操分别在22个、33个、29个、12个和13个城市获得经营许可。据初步统计,各地已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约10万本,车辆运输证约5万本。

  监管信息平台接入7家平台公司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2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继续深化出租车改革,并始终将解决全体市民出行难问题放在首位。可见,一年之后,政府主管部门对出租车改革两个文件的实施效果持乐观态度。

  吴春耕说,随着出租车改革落地,新老业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建立,行业发展从过去的无序到逐步有序。下一步,要推动地方按照改革确定的方向和制度框架,出台可操作的具体政策措施。

  如何解决城市仍存在的打车难问题?吴春耕表示,将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针对群众反映的打车难、打车贵等情况和问题进行研判。会始终将解决全体市民“出行难”放在首位,推动构建以城市公共交通(公交、地铁)为主、慢行交通(步行、自行车)为辅、出租汽车为补充、私家车适度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出行体系。

  在监管方面,建设完善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为各地行业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监管提供手段。据了解,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已初步搭建完成,目前已接入了七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车和人的信息数据。

  此外,还将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对严重违法失信网约车经营者和驾驶员制定联合惩戒备忘录。


乘客端下载

司机端下载

APP下载二维码